为进一步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渠道,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4月29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党员赴周恩来总理骨灰撒放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切缅怀周总理的卓著功勋和崇高风范。
滨城区关工委爱国暨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人员在黄河边“归故黄河”纪念台向大家讲述了周恩来的黄河情怀。1976年1月15日晚,承载周总理骨灰的飞机飞临北镇黄河大桥上空,部分骨灰撒入滚滚黄河之中。周总理回归了母亲河,回归了大地,回报了祖国。周恩来总理的光辉形象,融入祖国的山川河流,在人民心中永驻。
全体成员来到周恩来总理骨灰撒放地纪念碑广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纪念碑集体行三鞠躬礼。绕行纪念碑一周,瞻仰碑铭碑文,深切缅怀和学习周总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杰出楷模的崇高精神,听取讲述碑文背后的故事、观看周总理光辉一生的卓著功勋崇高风范宣传展览。
全体成员来到周恩来、邓颖超夫妇雕像前,听取追思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伉俪情深的故事。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一生相伴,共同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成为生死不渝的革命伴侣,携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了整整半个多世纪。
院党总支书记在现场宣讲了主题党课。党课回顾了周总理光辉伟大的一生,指出,周恩来总理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总理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奋勇前进。周恩来总理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我们这些后人景仰。要认真学习周恩来总理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要继承周总理遗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发进取,勇于创新,埋头苦干,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