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发布时间:2021-05-14浏览次数:957

    疫情愈发来势汹汹,面对日益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接受着考验。为了响应疫情防控,一些同学出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紧张,担心,焦虑,恐慌等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增强大学生应对疫情的心理耐受性?从而进一步使自己避开心理疫情的侵入呢?一些比较实用的疫情心理健康防护小方法,希望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帮助每一个需要的同学。

1.合理关注疫情,理性思维

理性看待疫情:对于大学生,理性地看待当前的危机有助于稳定自身的情绪状态。我们应该以更长远的目光来看待困境,不要相信那些贩卖恐慌和焦虑的谣言。我们要具有自我判断的能力,根据客观与事实来分析自己的担心是否合理,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

2.积极乐观,调节自我情绪

正确看待负面情绪:在疫情期间,大学生产生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现象。对此,大学生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锻炼身体,合理调节自我情绪。在处理这种心理问题时,可以寻求身边家人,老师或同学的帮助,积极面对。

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一些能够使自己放松的事情,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和自己许久未联系的朋友聊聊天,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是看电影、运动,听音乐都能够使自己放松身心。当感到紧张时,也可以进行深呼吸,因为在一个恐怖的舒适安静的环境里,适当的放松,有利于减轻压力。

3.健康生活,关心家人

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我们应该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做好个人防护。多喝水,合理安排饮食,多摄入蛋白质,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增强免疫力。丰富且规律的生活能够增强我们的心理免疫能力。在空闲时间多多给家人打电话,维护亲情,应该积极与家人朋友联系,将烦恼转化成与亲人的联结。多与家人沟通交流,增进情感。

4.关注当下,认识自己

关注当下的生活:大学生应该注重当下的生活,关注现实。应尽量保持生活的稳定性,不要对未来的不确定而感到恐慌不安。

    合理生活,察觉自己,认识自己:疫情当下,我们要找准确分析自身情况,准确自我定位。不能因压抑的情绪不能释放就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要合理的排解自己的情绪,并积极寻求帮助。